近日,一項突破性科技成果震撼發布:全球首臺20L級等離子高能球磨設備正式面世,標志著材料加工領域迎來了革命性的進展。
長久以來,新能源、高端制造及納米材料等前沿科技領域,一直受到材料加工效率低與純度不足的困擾。傳統機械球磨技術,僅憑機械能進行研磨,耗時冗長,且易混入雜質,導致材料活性欠佳。這些問題,猶如一道道難以逾越的障礙,阻礙著技術的進一步突破。
然而,這一難題如今得到了有效解決。我國科研人員成功研發的等離子高能球磨技術,將冷場等離子體引入球磨罐中,通過高能量電子與機械沖擊力的雙重作用,極大地加速了材料的細化、合金化及活性激活過程。這項技術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更已廣泛應用于新能源電池材料、儲氫材料及航空航天等多個重要領域。
此次推出的20L級等離子高能球磨設備,更是實現了大體積等離子放電的首次成功,打破了技術瓶頸。設備體積從原來的3L大幅提升至20L,這一過程中,科研團隊歷經近一年的艱辛努力,終于攻克了機械能局限性變化、等離子與罐體均勻放電等一系列技術難題。
該設備在操作過程中全程保持無氧環境,嚴格控制粉末氧含量,從而確保材料的純度,滿足高端材料制備的嚴苛要求。設備整體采用模塊化布局設計,并配備了自動化取粉和上料功能,極大地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與效率。
該設備還搭載了全自研的控制系統,從源頭上保障了設備性能的穩定性與可靠性,有效降低了運行故障的風險。通過在線監測與精準控制,科研人員能夠實時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態與工藝參數,確保生產過程的高效與穩定。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華欣材創董事長朱敏表示,20L級等離子高能球磨設備的推出,將有力推動新材料的中試研發與小批量生產。它將在相關材料領域形成一個從“技術突破”到“量產轉化”再到“產業升級”的高效閉環,助力我國新材料研發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加速國產高端材料對進口材料的替代進程。
據悉,該設備目前已進入量產階段,預計將于今年5月開始正式交付客戶使用,為材料加工領域帶來全新的變革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