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皮尤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項引人深思的調查結果,該調查聚焦于人工智能(AI)對美國公眾及AI專家群體的影響認知。此次調研覆蓋了超過5400名美國成年民眾與1000余名AI領域的專業人士。
調查揭示了一個顯著的現象:在對待AI的熱情與未來展望上,專家與公眾之間存在著不小的鴻溝。具體而言,56%的AI專家對未來20年內AI對美國產生的積極影響持樂觀態度,而這一比例在公眾中僅為17%。這一數據對比直觀地展現了兩者在看待AI未來潛力時的巨大差異。
進一步地,調查還顯示,47%的專家對AI在日常生活中的日益普及感到興奮不已,相比之下,僅有11%的公眾表達了同樣的情緒。自2021年以來,公眾對AI的擔憂情緒有所上升,如今,美國成年民眾對AI的憂慮程度甚至超過了專家。
性別差異在AI看法上也體現得尤為明顯。在公眾群體中,認為AI將對美國產生積極影響的男性比例為22%,而女性僅為12%。這一性別差異在專家群體中同樣存在,但趨勢相反:63%的男性專家持樂觀態度,女性專家則為36%。
談及AI對就業市場的影響時,專家與公眾的觀點分歧更為突出。73%的專家認為AI技術將提升個人工作效率,而持此觀點的公眾比例僅為23%。美國成年民眾普遍擔憂AI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與專家的樂觀預期形成鮮明對比。
在具體職業受AI影響的問題上,專家與公眾的看法也存在較大差異。專家預測卡車司機和律師的職業將受到AI的沖擊,而公眾則更擔心工廠工人、音樂家、教師和醫生等崗位的減少。不過,兩者在收銀員和記者工作面臨AI威脅的觀點上達成了一定共識,同時都認為心理健康治療師的職業相對安全,認為該職業受威脅的比例均低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