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譚羽清 圖片由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提供
在這個充滿生機與奧秘的自然界中,蛙類以其獨特的進化地位和生物學特征,成為科學家研究的熱點。它們不僅是地球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還是人類了解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功能的一個窗口。
近日,一套面向青少年乃至廣大蛙類愛好者的科普讀物《蛙蛙王國奇遇記》,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據悉,該書的三位作者均來自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所。其中,朱弼成博士,多年專注于蛙類聲音通信的功能和進化研究;毛萍碩士,則從事生物戰略情報期刊出版與科研管理工作;朱丹博士,主要開展信息宣傳、科學普及與傳播、生態地理方面的研究與管理工作。
《蛙蛙王國奇遇記》
在《蛙蛙王國奇遇記》一書中,作者們以生活在各種環境下兩棲類物種——蛙類為主角,通過科普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解析蛙類的基本特點、物種多樣性、生活史、生存策略、通訊方式、物種獨特性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內容。通過近200張一手的高清大圖,風趣的科普內容加深青少年對60余種蛙和蟾蜍的了解,激發他們對兩棲動物及其生態保護的濃厚興趣,同時加強其自然生態保護意識。
《蛙蛙王國奇遇記》書中內容展示
該書具體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述蛙類的基礎知識,包括青蛙的形態特征和生活習性、青蛙的種類、青蛙和蟾蜍的區別、發育方式和通訊方式、生存技巧等內容;第二部分,主要講述國內外多種特殊蛙類的生物學知識,刷新大家對蛙類的固有認知,全面揭示蛙類的獨特性;第三部分,主要講述青蛙的生存現狀和保護意義,包括交通噪聲、城市化、壺菌病等對蛙類生存的影響以及保護青蛙的重要意義。
《蛙蛙王國奇遇記》書中內容展示
“青草池塘處處蛙”“何處蛙聲隔水樓”“聽取蛙聲一片”,我們自古知蛙、聞蛙,卻未必曉蛙。而出自專業的科研人員筆下的《蛙蛙王國奇遇記》,則為大家科學而專業地揭示蛙蛙世界不為人知的神奇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