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近日宣布,其自主研發的6G原型設備已順利完成天地一體化測試,標志著中國在6G技術研發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
據中國電信官方詳細介紹,此次測試涵蓋了單終端與多終端在數據業務和語音業務方面的性能評估,同時測試了終端在不同移動速度下的鏈路連接與接入能力。測試環境嚴格遵循IMT-2030(6G)推進組的規范,確保了測試結果的權威性和準確性。
在數據業務測試方面,結果顯示,該原型設備在20MHz系統帶寬條件下,下行速率可達到60Mbps,換算成字節傳輸速度為7.5MB/s;上行速率則可達45Mbps,即5.625MB/s。這一成績展示了6G技術在數據傳輸效率上的顯著提升。
在語音業務測試中,中國電信采用了終端-衛星-終端的通信方案,實現了清晰穩定的通話質量。這一測試結果不僅驗證了6G技術在衛星通信方面的可行性,也為未來實現全球無縫覆蓋的通信網絡奠定了基礎。
回顧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曾指出,6G將在5G的基礎上提出更高要求,包括支持更高的運動速度、峰值速率和區域流量,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時延,同時融合通信與感知功能,實現空天地一體化的通信網絡。這些要求不僅體現了6G技術的先進性,也反映了未來社會對通信網絡的高度依賴和期待。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制定的6G關鍵時間表,未來幾年內將陸續開展6G技術性能需求和評估方法的定義工作,并在2027至2029年間提交技術評估報告。預計6G技術將在2030年前后逐步進入商用階段,為全球用戶帶來更加高效、智能和便捷的通信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