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個“雙11”購物節落下帷幕,淘寶天貓公布的數據顯示,這一年度消費盛事實現了近四年來最強勁的增長。品牌表現尤為亮眼,近600個品牌成交額突破億元大關,34091個品牌同比增長翻倍,18048個品牌增長超三倍,13081個品牌增長超五倍,各項指標均超越去年同期水平。這一成績的取得,既得益于平臺在技術和模式上的持續創新,也與對優質原創品牌的大力扶持密不可分。
今年的“雙11”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新特征:人工智能技術從輔助角色轉變為消費增長的新引擎,商家供給從滿足需求升級為創造需求,即時零售的加入使得消費從“購買商品”向“享受服務”轉變。這些變化并非偶然,而是與國家“十四五”規劃收官階段的消費升級趨勢緊密相連。在“十五五”規劃即將啟動的背景下,擴大國內需求、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雙11”的變革正是這一戰略的生動實踐。
人工智能技術的全面應用成為今年“雙11”的最大亮點。淘寶天貓將這一購物節打造為首個AI深度參與的消費場景。平臺在搜索推薦體系中完成了多項關鍵升級,包括復雜關鍵詞的智能匹配,并推出了六款AI導購工具,覆蓋不同購物場景。例如,“AI萬能搜”可提供消費知識攻略,“AI幫我挑”通過多輪對話幫助用戶明確需求,升級后的“拍立淘”則能實現同款比價和相似商品推薦。這些創新直擊消費者決策痛點,有效解決了信息過載和選擇困難的問題,顯著提升了購物效率和體驗。
在商家端,AI技術滲透到經營全鏈條,從智能備貨到廣告投放,從客戶服務到內容生成,幫助商家從重復性工作中解放出來,專注于品牌和產品創新。這種全鏈路提效不僅優化了資源配置,更通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為消費市場的持續擴大提供了技術支撐。
即時零售的加入為“雙11”增長開辟了新空間。淘寶閃購首次參與這一購物節,將“分鐘級配送”服務納入消費生態。數據顯示,即時零售市場規模預計今年將突破1.4萬億元,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達25%。這種模式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時效性的更高要求,更通過整合遠場零售和本地服務,構建了“一站式”消費平臺。例如,華為全國3000家門店接入淘寶閃購后,單周成交額環比增長1910%,新增客戶達19萬。餐飲和非餐品牌的成交額也普遍增長超100%,顯示出“大消費”模式的強大潛力。
淘寶閃購與電商的深度融合產生了顯著協同效應。淘金幣玩法打通了即時零售與遠場電商的流量,大會員體系則實現了權益跨場景覆蓋。數據顯示,鉑金及以上會員成交環比增長269%,復購率達44%。會員權益的跨生態加碼,覆蓋了購物、出行、餐飲等多個領域,形成了一個消費鏈條的閉環。這種模式打破了消費的時空限制,讓消費變得更加便捷和無處不在。
品牌創新成為今年“雙11”的另一大看點。平臺數據顯示,科學護膚、局部煥新、原創服飾等新興消費趨勢集中爆發。美妝品類繼續領跑,中古風家具和智能沙發等家裝新品受到熱捧,原創服飾品牌成交額同比增長50%。消費級AI設備表現尤為突出,智能眼鏡成交額激增25倍。寵物經濟也通過跨界融合創造新增量,寵物服飾和智能用品成為熱銷品類。
平臺通過數字化能力為優質供給提供了成長土壤。近4萬品牌在“雙11”前夕首發了245萬款新品,數量同比增長46%。米蘭冬奧會吉祥物、李寧奧運領獎服復刻版等新品集體上線,積累了寶貴的消費反饋。平臺通過扶持原創品牌和升級評分體系等措施,支持品牌通過創新實現增長。這種供需雙方的良性互動,推動了消費升級和產業轉型。
從AI技術的深度應用,到供給端的品質創新,再到消費生態的融合發展,“雙11”探索出了一條創新驅動內需增長的新路徑。這一模式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高度契合,為擴大國內需求、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了實踐樣本。隨著平臺企業持續創新,消費市場將繼續釋放超大規模紅利,為經濟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