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股AI助手網頁版的風潮悄然興起,不僅科技巨頭紛紛涉足,就連手機廠商和汽車制造商也加入了這一行列。這一趨勢的興起,讓人不禁好奇,為何這些企業要在看似已成紅海的市場中“不務正業”,推出自己的AI助手網頁版。
以OPPO為例,其悄然上線的小布助手網頁版(https://xiaobu.coloros.com),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該網頁版設計簡潔,側邊是對話列表,主體是AI對話界面,支持基于DeepSeek-R1的智能深度思考。用戶可以使用OPPO賬號直接登錄,體驗與手機端相似。然而,這也引發了一些疑問,既然內核都是DeepSeek,用戶為何還要選擇小布助手網頁版,而不是直接使用DeepSeek官方或騰訊元寶提供的服務?
事實上,這樣的疑問并非個例。華為、理想汽車等也相繼推出了自己的AI助手網頁版。華為的小藝助手網頁版(https://xiaoyi.huawei.com/chat/)在上線之初,設計和功能同樣簡單,但經過不斷更新,已逐漸豐富和完善。理想同學的網頁版則保持了簡潔的風格,同時提供了DeepSeek-R1深度思考的能力。
然而,這些AI助手網頁版在功能完整度上,顯然還無法與DeepSeek官方、豆包、Kimi等專業模型服務相提并論。那么,它們存在的意義何在?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這些AI助手網頁版或許并非最佳選擇。但在手機廠商和汽車制造商的眼中,它們卻是連接用戶、延展產品體驗路徑、增強品牌粘性的重要工具。以華為為例,小藝助手早已成為其用戶日常交互的重要組成,從手機到智慧屏、再到車機,無處不在。網頁版的上線,更像是對多端場景的最后一塊拼圖,讓用戶可以在電腦上繼續與小藝保持連貫交互。
OPPO的小布助手和理想汽車的理想同學也是同樣的邏輯。它們并非為了爭奪ChatGPT或DeepSeek的泛用戶市場,而是為了綁定原有用戶,將AI助手從手機或車載智能中控延伸到PC端,提供一致的產品體驗。
這種布局對于廠商來說,既合理又不難實現,甚至顯得有些先進。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用戶真的愿意使用這些網頁版嗎?當DeepSeek官方、騰訊元寶、豆包等已經擁有更強模型能力和更成熟交互體驗時,這些廠商自建的AI助手網頁版能否成為用戶愿意主動打開的標簽頁?
從目前的市場反應來看,這一問題的答案并不明確。但不可否認的是,AI助手網頁版的出現,標志著手機廠商和汽車制造商不再滿足于控制App,而是要在更上游的瀏覽器層、操作系統層爭奪用戶的主動交互空間。這既是一場關于入口的戰役,也是一場關于用戶粘性和品牌忠誠度的較量。
在這場較量中,誰將成為最終的贏家?或許,這取決于誰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服務。而AI助手網頁版,只是這場較量中的一個縮影,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