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底的臨近,汽車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各大車企紛紛推出“限時降價”等優惠政策,試圖在年銷量數據上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在這波降價潮中,合資品牌的優惠力度尤為顯著,顯然是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回顧今年的汽車市場,本田、日產等傳統主流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已經失去了先手優勢。如今,它們主要依靠低價走量車型來挽回市場份額。然而,在新能源汽車逐步取代傳統燃油車的背景下,未能緊跟行業趨勢的車企正面臨著被市場淘汰的風險。事實上,高合、威馬、愛馳、天際、恒大等汽車品牌今年已經淪為邊緣車企。
對于未來汽車行業的格局,多家車企創始人的預測并不樂觀。何小鵬認為,最終只會剩下7~8家車企能夠存活;而雷軍則更為悲觀,他直言只有5家車企能夠挺到最后。
從已經曝光的新車來看,小米YU7、深藍S09、阿維塔06等多款新車即將在明年上市,這無疑將進一步加劇車市的競爭。那么,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誰將成為下一個被邊緣化的車企呢?
哪吒汽車和遠航汽車無疑是其中的危險分子。今年以來,哪吒汽車多次被傳出“裁員”、“工廠停工”、“欠薪”等負面消息,市場銷量也明顯下滑。盡管哪吒汽車試圖通過調整工資結構、機構精簡等措施來降本增效,但效果并不明顯。數據顯示,哪吒汽車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累計虧損達183.74億元,凈資產僅有29.31億元,遠低于蔚來、小鵬、理想、零跑等競爭對手。在營銷方面,哪吒汽車也未能打動消費者,盡管周鴻祎的加入為品牌帶來了一定的流量,但真正讓消費者感知到哪吒產品力的營銷卻寥寥無幾。
遠航汽車同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作為大運集團往新能源乘用車市場轉型的結果,遠航汽車在營銷方面存在明顯短板,除了高鐵和機場廣告之外,缺乏有力的宣傳手段。市場銷量方面,遠航兩款主力產品遠航Y6和遠航H8在前十個月的累計銷量分別為4250輛和2098輛,毫無競爭力可言。隨著大運集團發布重整聲明,遠航汽車的未來更加撲朔迷離。
在微型純電動車市場,知豆汽車發布的知豆彩虹同樣未能激起太大的波瀾。盡管月銷量穩定在2000輛左右,但與其他暢銷車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隨著消費者對小型車需求的增加以及政策門檻的提高,微型純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江淮釔為、東風納米等專注于小型純電動車市場的品牌相繼誕生,給微型車市場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傳統合資品牌也在通過降價等手段來應對市場競爭。東風本田思域、東風日產逍客等車型的限時優惠力度空前,給小型純電動車市場帶來了更大的沖擊。比亞迪作為車市價格戰的發起者之一,更是通過秦PLUS DM-i等車型的限時優惠政策,進一步拉低了家用車市場的購車門檻。
在這場車市淘汰賽中,沒有哪家車企能夠高枕無憂。對于現階段尚未擁有爆款產品的車企而言,退出中國市場的風險正在不斷增加。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只有那些能夠及時迎合主流消費者、擁有核心競爭力的車企才能在這場戰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