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網絡促銷已拉開帷幕。針對近期消費者反映某些應用軟件不明鏈接跳轉導致的相關消費問題,中消協11月1日發布消費提示,敦促經營者切實落實廣告“一鍵關閉”,不得無底線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
某些應用軟件的不明鏈接跳轉的技術路徑不同,侵權的路徑卻大同小異。其中有彈窗提示消費者付費提升音畫品質等服務質量,點擊后卻顯示更高價位套餐或續費會員,或彈窗提示低價的內容點擊付費鏈接后,頁面卻以較小字體勾選了“將以正常價格自動續費”,還有打開鏈接后沒有關閉選項按鈕需要計時才能關閉,并反復跳轉到購物或返現等無關頁面、強制要求觀看視頻廣告并彈出與本次支付無關鏈接……這些均違背了消費者的真實意愿,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
“雙11”是營銷活動的活躍期,也是應用軟件不明鏈接跳轉侵權行為的高發期。在“雙11”期間,中消協專門對此向經營者發出敦促,既是對消費者的積極回應,也是對相關經營者的警示,具有一定積極意義。但中消協的“敦促”畢竟不是監管措施,缺乏強制力、約束力,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遏制不明鏈接跳轉侵權,不能光靠中消協的“喊話”,還得靠多元治理措施。
實際上,應用軟件不明鏈接跳轉侵權的行為,已經踩踏了法律底線。《廣告法》明確規定,廣告應當真實、合法;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在互聯網頁面以彈出等形式發布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這些違法行為對應著罰款、吊銷營業執照等行政處罰責任,也對應著監管部門的監督職責。
市場監管等部門應瞄準消費者反映的熱點問題,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加強網絡巡查,梳理分析應用軟件不明鏈接跳轉導致的種種消費問題中是否包含虛假宣傳、消費欺詐、強制交易、違法收集處置消費者個人信息、互聯網廣告未顯著標明關閉標志不能一鍵關閉等違法侵權問題,要依法采取調查處置措施,該處罰處罰,該責改責改,該曝光曝光,讓經營者付出必要的代價,倒逼經營者增強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恪守底線,規范營銷行為,規避違法侵權點。
監管部門應發布應用軟件不明鏈接跳轉侵權的典型案例,剖析其侵權套路,讓消費者做到心中有數,教育消費者增強警惕防范意識,提升維權能力。同時,監管部門還有必要聯合消協、相關行業協會等不斷完善營銷宣傳行為的規則和標準,拉出“負面清單”,劃清劃細法律底線,通過法治宣傳、合規約談、合規指引等方式教育引導經營者算清誠信賬、長遠賬,探索良性發展模式,進入健康有序發展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