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24年12月9日 /美通社/ -- 12月7日,"紫金論電"專題論壇——"構網型技術與新型電力系統"技術論壇在南瑞集團(國網電科院)召開。本次論壇由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主辦,電網運行風險防御技術與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承辦。論壇邀請來自能源電力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深入討論構網型技術的最新進展及其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的應用,探討在科學研究和工程應用中存在的科學問題,研判該領域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支撐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
“構網型技術與新型電力系統”技術論壇在南瑞集團(國網電科院)召開
中國工程院院士舒印彪、沈國榮為大會致辭,南瑞集團(國網電科院)董事長、黨委書記山社武致歡迎辭。本次論壇由舒印彪院士擔任主席,南瑞集團(國網電科院)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鄭宗強主持會議。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主任張振宇、南瑞集團(國網電科院)研究院(全重實驗室)副院長王偉、丹麥技術科學院院士陳哲、華為數字能源首席科學家劉云峰、武漢大學教授查曉明、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長楊旭等6位專家作主旨演講。中國工程院院士邱愛慈、夏長亮,中國科學院院士程時杰,國家電網公司原總經理助理孫昕、張文亮、王益民,國家電網公司原總工程師張啟平、原總信息師孫正運,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黨委副書記胡銳,國網信通公司總經理吳杏平,國網直流中心主任郭賢珊,中能融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朱曉東,國網空間技術公司總經理孫大雁,國網特高壓公司黨委書記種芝藝,國網科技部副主任嚴勝,國網天津電力副總經理莊劍,國網經研院原總工程師宋璇坤,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副秘書長范建斌,中國科協清潔能源學會聯合體副秘書長陳小良,國家能源局信息中心副主任溫紅子,華北電力大學原副校長王增平,中核匯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波,江蘇省國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濟師朱又生,南瑞集團(國網電科院)領導班子成員蔣元晨、龐臘成、劉昊,電網運行風險防御技術與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鄭玉平,以及來自高校、學會協會、電力企業、發電企業、電力設計院、各大媒體約300位專家學者、嘉賓代表參加論壇。
舒印彪在致辭中表示,構網型技術在新能源場站、局部電網雖已獲得成功示范,但尚未實現規模化應用,提出了加強技術攻關、重視示范應用、發揮標準引領作用、完善配套機制等四點意見,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
舒院士從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挑戰、國內與國際的雙重視野、全局與局部的雙重角度、技術研究與管理決策的雙重身份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為促進構網型技術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沈國榮在致辭中表示,"構網"是具備獨立構建電力系統能力的理想同步電源。他著重闡述了如何從儲能和無功補償兩個方面的具體實踐來驗證構網能力,為行業推動構網型技術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山社武在歡迎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南瑞集團(國網電科院)充分發揮科研產業融合發展的獨特優勢,在構網型設備特性認知研究、技術標準頂層設計、技術攻關及裝備研制、多場景應用示范等方面持續深耕,率先研制出一批高端裝備并取得廣泛應用。構網型技術仍處于規?;l展早期,需要行業達成共識,助力構建"同步機+構網型設備"雙穩定支撐模式。
"攜手構網 共創未來"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思想是行動的指南。除了坐而論道,還得有起而行之。論壇結束后,還安排了構網型技術白皮書發布環節,重點圍繞南瑞集團(國網電科院)在構網型技術產品研發和工程應用的實踐,努力推動構網型技術良性發展,積極貢獻南瑞智慧。具體環節包括播放發布儀式短片、宣講構網型技術整體解決方案、宣講構網型技術實踐案例、發布《南瑞構網型技術白皮書2024》4個部分。
會議發布《南瑞構網型技術白皮書2024》
國家發布的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進一步指明要推進構網型技術應用。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宏偉藍圖中,構網型技術已成為關鍵支撐和重要組成。
南瑞集團(國網電科院)始終把握安全與發展、整體與局部、傳承與創新的三大原則,持續引領構網型技術發展創新,從2012年至今,十年磨一劍,始終堅持以系統需求牽引裝備技術發展,通過對同步發電機特性進行適當選取和模擬,掌握了多種構網型控制策略和關鍵技術,研制了構網型SVG、構網型儲能等五類核心產品,形成了構網型技術的場景方案全覆蓋、產品裝備全系列的科研產業布局,并在四川成都電網構網SVG、西藏電網側帶超容構網SVG、內蒙古額濟納純新能源縣域電網、德國BorWin6海上風電構網型柔直輸電、華陽集團景福礦用應急電源等一批重大重點項目進行示范應用,為主干電網強支撐、末端電網穩供電、"高海邊無"保供電、清潔能源友好并網等作出了積極貢獻。
通過國內外已開展的試點和示范應用結果表明,構網型技術是繼調相機之后,又一個保障系統穩定運行的可行方向和重要路徑,但距離能源加速轉型背景下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更高支撐要求,還有相當多的難題亟待破解。目前國內外針對構網型技術的產品研制和系統應用,都還處于完善階段,構網型和調相機兩種技術路線在一段時期內會共同發展。
面向未來,南瑞集團(國網電科院)將胸懷"國之大者",充分發揮科研產業融合發展的獨特優勢,矢志科技創新,攻關高精尖構網型技術,深入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能源電力技術融合創新,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奮力打造世界級的能源互聯網高科技領軍企業,全力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為提高國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主旨演講專家核心觀點:
張振宇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主任
主題演講: 關于構網型技術應用前景的思考
當前,構網型設備在國家電網多個省份陸續試點應用,有力地支撐了有關省級電網的電力保供。為推動構網型技術安全有序發展,本報告介紹了構網型設備技術原理,從并網測試驗證、電磁暫態仿真、技術標準制定等方面全面總結試點應用情況,分析構網型技術的發展機遇、技術風險與電網穩定管理挑戰,最后給出構網型技術應用前景有關思考。
王偉 南瑞集團(國網電科院)研究院(全重實驗室)副院長
長江學者
電網運行風險防御技術與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學科帶頭人
主題演講:構網型技術功能定位與應用挑戰探討
近年來,構網型技術呈現高速發展態勢,成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路徑和可行方向,報告針對在大電網中規模化集成構網型裝備面臨的問題挑戰,結合新能源不同發展階段的應用場景需求,深化對構網型技術功能定位的認識。深入分析了構網型設備與同步機如何實現電壓頻率協調運行控制所面臨的挑戰,探討了規劃配置、運行管理、穩定控制、設備魯棒性提升等方面的關鍵技術。期望對構網型技術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陳哲
丹麥技術科學院院士
丹麥奧爾堡大學教授
主題演講: 構網型變流器--主導未來電力系統的電力電子變流器
一種全新的、由電力電子設備主導的電力系統正在形成,基于化石燃料的同步發電機正逐步被以電力電子為基礎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所取代。這些技術改變了電力系統的特性,并對電網的控制與穩定性提出了重大挑戰。構網型變流器(Grid Forming Converters, GFMs)作為一種解決方案應運而生,它能夠模擬同步機器的行為,同時提供更靈活的可控性。本報告介紹了構網型變流器(GFMs)的概述及控制方法,探討其對電力系統穩定性的影響,介紹了GFMs規范的發展和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劉云峰
華為數字能源首席科學家
主題演講: 構網技術發展歷程與工程實踐
隨著可再生新能源的大規模應用,能源系統日趨綠色低碳。與此同時,由于新能源具有波動性和間歇性的特征,當前的電力系統在大規模接入新能源后面臨著安全穩定的技術挑戰。因此,業界引入構網控制等先進技術,支持未來含高比例新能源的電力系統能夠穩定運行。本報告對未來新型電力系統中用于解決大規模新能源并網發電穩定性的構網技術這一學術名詞的來源及構網技術發展歷程、工程實踐作分析和探討。
查曉明
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教授
主題演講: 電力電子化電力系統并網變流器同步運行問題思考
并網變流器互聯系統是電力電子化電力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報告針對現有的設備到系統的同步控制方式存在的問題挑戰,深入認識并網變流器同步運行問題,開展跟網型和構網型變流器同步運行穩定性分析與控制,探討并網變流器互聯系統的控制架構,發展并網變流器運行的同步機制構建理論和方法,推動海量分散分布電力電子并網變流器網絡互聯系統的運行控制理論建立和發展,期望為電力電子化電力系統工程中長期存在的同步穩定性及其電能質量問題的解決奠定基礎。
楊旭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長
主題演講: 慣量模擬與頻率支撐—構網型電力電子裝置關鍵問題
報告針對當前電網在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電力電子的背景下凸顯的慣量不足的關鍵問題,闡明了發電機慣量的物理本質和電力電子裝置慣量模擬的基本原理,并對慣量模擬的能量儲備、功率儲備及控制策略等方面的關鍵問題進行了分析,對西安交通大學電力電子團隊在電力電子裝置的慣量模擬和電網頻率支撐技術方面開展的研究進行了簡單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