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個金融監管機構聯合發布了《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旨在增強資本市場活力,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導中長期資金加大入市力度。
該方案特別強調了提升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會保障資金、基本養老保障資金、企業年金基金以及公募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在A股市場的參與度。為實現這一目標,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舉措,包括建立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著眼于長期收益,而非短期波動。
針對商業保險資金,方案提出要在現有基礎上引導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增加對A股及其權益類基金的投資,并對國有保險公司的經營績效實行長周期考核,確保投資行為的穩定性和長期性。同時,還將推動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的落地,并逐步擴大參與機構和資金規模。
對于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方案要求穩步提升其股票類資產的投資比例,并推動有條件地區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委托投資規模。還明確了五年以上和三年以上長周期的業績考核機制,以支持專業投資機構發揮優勢。
在企業年金基金方面,方案提出要提高市場化投資運作水平,加快出臺長周期業績考核指導意見,并逐步擴大企業年金的覆蓋范圍。同時,支持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探索放開企業年金個人投資選擇,并鼓勵企業年金基金管理人開展差異化投資。
公募基金方面,方案要求強化分類監管評價約束,優化產品注冊機制,引導公募基金管理人穩步提高權益類基金的規模和占比。還提出要建立基金管理人、基金經理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機制,以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
在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將力爭使公募基金持有A股的流通市值在未來三年內每年至少增長10%。同時,他還透露將抓緊推動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的落地,規模不低于1000億元,并從2025年起引導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將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
這些政策舉措的實施,將有助于優化資本市場的投資生態,推動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購力度,落實多次分紅政策,并允許更多中長期資金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還將進一步擴大證券基金保險公司的互換便利操作規模,為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