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報道,當前,“巴黎國際車展”作為全球頂級汽車展會之一,正熱鬧非凡。在此次車展上,德國寶馬等眾多歐洲汽車制造商紛紛推出了小型純電動汽車,意圖以此抗衡在中國市場上因價格優勢而領先的企業。為了縮減成本,一些歐洲車企開始選擇與中國企業合作,但這也引起了人們對歐洲電動汽車產業對華依賴加劇的擔憂。
車展上,歐洲車企的小型電動汽車成為焦點。寶馬特別突出了其“MINI”品牌下的兩款電動車型,進行全球首發,發布時間甚至早于寶馬品牌的其他新款電動車型。法國雷諾也帶來了“雷諾4”等新款電動車型,這些車型主要集中在小型車級別,即“B級車”。這一戰略的轉變,反映出歐洲市場對小型電動車需求的增長以及大型電動車銷售的不振。
長期以來,歐洲車企更傾向于推出利潤率高的大型電動車,導致中等價位的產品線逐漸減少,電動車的總體平均價格上升,甚至出現客戶流失。據歐洲運輸環境聯合會的調查顯示,目前B級車在電動車中的占比僅為17%,遠低于在傳統燃油車中的37%。相反,大型車及SUV級別“D級車”在電動車中的占比高達28%,而在傳統燃油車中的占比僅為13%。
為了應對這一市場變化,歐洲車企斯特蘭蒂斯與中國的浙江零跑科技建立了合作關系。斯特蘭蒂斯的首席執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表示,這種合作是在提供使用清潔能源且價格適中的汽車方面非常有效的手段,并預計會取得成功。雙方的合資公司將在歐洲市場銷售采用零跑技術生產的電動車。在車展上公布的3款電動車型中,小型車的起價為1.89萬歐元,比歐洲車企的同類車型便宜20%。塔瓦雷斯還表示,他們計劃與中國企業一起進軍歐洲乃至全球市場,并考慮擴大合作。
然而,與中國企業的合作也面臨著挑戰。獨立汽車分析師馬蒂亞斯·施密特指出,如果歐洲車企追求與中國電動車相同的價位和利潤率,那么他們將不得不依賴中國的電動車零部件供應商,這可能導致歐洲汽車產業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