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TF市場中,同名產品的對比分析一直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近期,我們聚焦于兩對同名ETF——通用航空ETF與高端裝備ETF,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指數差異與市場表現。
首先來看通用航空領域。目前市場上存在兩只名稱相同的通用航空ETF,分別由永贏基金和華泰柏瑞基金管理。永贏基金旗下的通用航空ETF(159378.SZ)緊密跟蹤國證通用航空產業指數,該指數覆蓋了滬深北交易所中涉及航材、基礎設施、飛行器制造及運營服務等通用航空產業鏈的50家上市公司,成分股平均市值約為217億元。而華泰柏瑞基金的通用航空ETF(563320.SH)則追蹤中證通用航空主題指數,該指數同樣選取了50只相關領域的上市公司,但成分股平均市值略高,約為259億元。
進一步分析發現,兩只指數在成分股構成上存在一定差異。國證通用航空產業指數獨有的成分股包括萬豐奧威、珠海冠宇等,而中證通用航空主題指數則獨有中國衛通、光啟技術等。在過往表現上,國證通用航空產業指數在近一年和近三年的年化收益率均優于中證通用航空主題指數,盡管后者因發布時間較短,近五年的年化收益尚無法對比。在波動率方面,兩者年化波動率均維持在30%左右,差異不大。
估值水平方面,國證通用航空產業指數的市盈率TTM已處于歷史90%分位以上,顯示出較高的估值水平;而中證通用航空主題指數的市盈率TTM則位于歷史40%分位以上,相對較低。這一差異部分歸因于中證通用航空主題指數參考數據的時間跨度較短。
轉向高端裝備領域,同樣存在兩只名稱相同的高端裝備ETF,分別由嘉實基金和華夏基金管理。嘉實基金的高端裝備ETF(159638.SZ)跟蹤中證高端裝備細分50指數,該指數選取了涉及航空航天裝備制造、航空動力及控制系統等領域的50只代表性上市公司,成分股平均市值約為355億元。華夏基金的高端裝備ETF(516320.SH)則追蹤中證裝備產業指數,該指數成分股來自中證800指數,共119只,平均市值高達742億元。
在成分股構成上,兩只指數差異顯著。中證高端裝備細分50指數與中證裝備產業指數僅有23只共同成分股,前者獨有27只,后者則獨有96只。市場表現方面,中證裝備產業指數在近一年、近三年及近五年的收益均優于中證高端裝備細分50指數,且后者年化波動率更高。
估值層面,中證高端裝備細分50指數的市盈率TTM已回升至歷史90%分位以上,而中證裝備產業指數則接近歷史80%分位,顯示出兩者在估值水平上的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