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日韩久久影院,亚洲欧美在线观看首页,国产情侣真实露脸在线最新,一级毛片在线观看免费

資訊在沃

中外藝術家齊聚西昌 探討戲劇的文明互鑒作用

   發布時間:2024-11-11 18:20 作者:鄭浩

記者 荀超 西昌攝影報道

11月11日,由著名戲劇家濮存昕、李亭攜手主持的2024第六屆大涼山戲劇節·戲劇對話,在西昌聽濤谷·谷劇場舉行。合著陽光、微風,來自國內外的多位戲劇名家以“戲劇連接世界”為題,探討在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中,戲劇對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戲劇對話現場

吉狄馬加:

戲劇最重要的是反映普遍的人性

著名詩人吉狄馬加指出,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使傳統文化與現代化進程相適應,是一個雙重考驗。“我們既要繼承自己的傳統,包括生活方式、語言、文字和精神文化遺產,又要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進行傳承。”而大涼山戲劇節就突破了當前世界所面臨的諸如生態問題、戰爭紛爭等障礙,為世界各地戲劇人提供了交流的平臺,“不同文明、不同區域、不同國別的文明互鑒,必須有很多內容來支撐。戲劇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已經伴隨人類幾千年了,它是古老的,又是年輕的,因為每一天都有很多戲劇人在創造新的戲劇。但無論怎么樣,戲劇最重要的還是要反映普遍的人性,要跨過所謂的區域、不同的文化局限,通過戲劇的交流來加深對彼此的理解。”

戲劇對文明交流、互鑒共進的重要作用,也是人工智能所無法取代的。“雖然我們今天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但我覺得AI無論怎么樣發展,都不可能最終取代(人類)。因為像詩歌、戲劇、音樂所要表達的、所要反映的,不僅是人類歷史上我們人類情感中已有過的東西,還必須對此時此景此刻人類所面臨的問題作出我們新的回答,而這些新的回答是基于人性的。人性的這種復雜、這種深刻,是我們藝術家、詩人,以及今天的、未來的戲劇人都要回答的一個問題。”吉狄馬加說。

活動現場

馮俐:

要知道自己的來路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馮俐點贊2024大涼山戲劇節是“散發著藝術家精神的戲劇節”,她以自己兩天來觀看過的7部戲劇作品為例,稱看到了各地藝術家們的熱情和真誠。尤其開幕大戲《星回》,給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導演說看到自己的文化和傳統,才會知道我們該做什么樣的事情。大部分戲劇都在尋找生活的意義,而我們在尋找存在本身。怪不得舞臺上的彝族演員個個都如此自信從容自在,因為他們在這個舞臺上找回了自己的歷史、傳統的文化,也找回了自己。”

在馮俐看來,認識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認識自己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知道自己的來路。盡管我們每個人的種族、血統、基因不同,家族、歷史、習俗不同,我們先人的命運、經歷不同,但當那些沉睡在血脈中的記憶被找到、被復活,我們會發現我們的面目因此清晰起來。”而由中外藝術家共同創作的《星回》,“其創作過程本身已完成了一次世界性的連接,作品本身則是深層挖掘傳統的成果,也是先鋒戲劇理念和當代舞臺手段表達的展現。”

大合影

王曉鷹:

跨文化的真正意義在于“合”

著名戲劇導演王曉鷹則結合他的兩部導演作品《查理三世》《趙氏孤兒》發表了觀點:“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交流,是相互深入了解的有效渠道,更能產生新的藝術解讀,新的演出樣式和新的文化意義。”在莎士比亞筆下,理查三世被描述成一名身體嚴重殘疾、相貌丑陋且嗜血成性的暴君。王曉鷹則把理查三世塑造成了一個具有中國式思維特點的象征性藝術形象,用“對白”和“獨白”兩種狀態來表現他的外部健全和內心殘疾;并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底蘊、以中國傳統藝術為手段來構造整體演出形態,以此直接演繹莎士比亞的戲劇故事和人文內涵。《趙氏孤兒》則是一次特別的國際合作。王曉鷹導演啟用了兩位中國演員和13位希臘演員,他們用各自的母語同臺表演,以中希雙語交互的方式共同演繹了這部中國經典劇目。

王曉鷹認為,在國際合作過程中,“既要對對方的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和足夠的尊重。還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獨特性和開放性,而更要緊的是要明確將兩種文化嫁接的目的、追求,唯有如此才能創作出真正的戲劇。從根本上說,跨文化的真正意義不在于‘跨’,而在于‘合’,神形一體,合于內涵表達,這樣的劇在信息豐富性和藝術感染力上,是‘跨’之前的單獨文化樣態,由‘合’而形成了一種新鮮的、獨特的文化藝術語言和更豐富、更深刻的文化信息傳遞。”

國家大劇院副院長張堯表示:大涼山戲劇節讓他感觸頗深,在這里,他有“跟著戲劇去旅行”的感覺,他也鼓勵大家在看劇的過程中跟著演員一起體驗不同的戲劇人生。“你自己的人生只是一種,但是看了戲劇,你就體驗到不同的感覺。”他相信,大涼山戲劇節是新時代大文化環境下的一種藝術載體,“這是一個開放的舞臺,把戲劇做深做透,做更多有益于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事情。以戲劇之名,相遇美好靈魂。”

濮存昕

當天,來自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戲劇家們也分享了自己的戲劇感受。接下來,大涼山戲劇節還計劃出品一部由王曉鷹導演、李亭編劇、濮存昕主演的跨文化戲劇作品《不要怕》。“跨文化跨的是彝族文化和漢族文化,跨的是文化傳統和現代藝術傳播,跨的是古老的生命信念和今天的生命思考的這樣一個詩意性非常強的創作。我們希望用這樣一個方式表達我們的文化態度,也體現出我們在這里做大涼山戲劇節,我們對彝族文化的尊重,以及彝族文化和現代文化的銜接方面,我們所要承擔的文化責任。”王曉鷹說。

 
 
更多>同類內容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本欄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