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滬指跌勢有所放緩,但仍處于企穩過程中。一般而言,大牛市的初期,在第一波超跌反彈之后,常伴隨二次探底,此乃技術層面的“二浪回調”,旨在吸引更多投資者入場。眾多股民歷經熊市,對市場下跌反應敏感,止損行為堅決,導致市場波動加劇。近期,央行5000億的銀保券互換已正式啟動,此類工具通常僅在市場低迷時采用,旨在穩定市場。因此,當前的回調不僅是為了吸引價值投資者,也為平準基金等工具提供更好的建倉機會。
當前A股市場的狀態,與2000年美股科網泡沫時期頗有相似之處。當時,盡管人們深知互聯網時代將帶來巨大機遇,但過度追捧反而導致了短期泡沫。泡沫破滅后,互聯網行業的真正潛力才得以釋放,納斯達克指數也隨之飆升。同樣,央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將為A股帶來長期慢牛行情,但短期過熱后,必要的回調在所難免。待這些政策工具布局完畢,第二波行情或將開啟,成為市場的堅實支撐。
近期,政策利好消息頻傳,均指向股市與樓市。明日,國新辦將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相關情況,多部委將參與。這表明高層已認識到房地產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并開始全力“救樓市”。盡管國慶期間北上廣深樓市表現火爆,但政策還需進一步加碼。樓市繁榮對于地方財政至關重要,因房價、地價直接影響地方財政收入,進而影響基建投資。
中國經濟的底層邏輯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從土地財政向新質生產力轉型。考慮到經濟對房地產和傳統基建的長期依賴,單純依靠市場力量轉型可能帶來問題。因此,強有力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對于加快房地產市場出清和企穩至關重要,以確保中國經濟能輕裝上陣,專注發展新質生產力。救樓市即救地方財政,救地方財政即救經濟,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將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財政支撐。
總體而言,A股市場仍需一段時間調整,投資者應保持耐心。當前熱點板塊乏善可陳,金融股表現相對強勢,符合之前“強者恒強”的判斷。投資者應圍繞政策熱點選擇板塊,價值投資者可繼續持倉,短線投機者可緊跟政策大方向。盡管市場波動,但對牛市的判斷應堅定且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