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2025英特爾技術創新與產業生態大會上,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王稚聰透露,公司正積極調整芯片設計策略,未來將通過模塊化方式滿足多樣化市場需求。這一轉變標志著英特爾從傳統單芯片架構向更靈活的芯粒集成模式邁進,旨在為客戶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王稚聰解釋稱,英特爾過去專注于設計大型復雜單芯片,而今已轉向基于芯粒的架構設計。自Meteor Lake處理器起,后續即將發布的Panther Lake和Clearwater Forest系列均采用這一模式。該技術將芯片拆解為CPU、GPU、NPU及I/O等獨立功能單元,再通過先進封裝技術集成,如同將不同食材組合成定制化餐品。
“我們既會保留標準化產品組合,也會開放定制化服務。”王稚聰以餐飲類比說明,通用型芯片如同固定套餐,而芯粒模式則允許客戶按需“點菜”。例如,中國客戶若對特定計算模塊有特殊需求,英特爾可基于芯粒庫快速組合出專屬芯片。這種靈活性源于技術突破帶來的設計自由度提升。
據透露,英特爾已建立包含多種功能IP的芯粒庫,涵蓋從基礎計算單元到專用加速器的全譜系組件。客戶可根據應用場景選擇不同配置,例如人工智能訓練場景側重GPU與NPU組合,而邊緣計算設備則可能強化低功耗CPU與安全模塊。這種“樂高式”設計理念顯著縮短了產品開發周期。
面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格局變化,王稚聰強調,英特爾將通過技術迭代與商業模式創新鞏固市場地位。他特別指出,中國市場的定制化需求已成為驅動公司戰略調整的重要因素。通過開放芯粒級合作,英特爾希望與本土產業鏈構建更緊密的協同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