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A股市場呈現窄幅震蕩格局,滬指與創業板指雙雙收紅,但個股表現分化顯著。當日滬深兩市成交額為1.73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2002億元,全市場超4100只個股下跌,市場熱點呈現散亂特征。盤面上,水產、軍工、銀行及鋰電板塊表現活躍,而高位股則出現明顯回調。
水產板塊成為當日最大亮點,中水漁業、國聯水產等近10只個股漲停。長江證券研報指出,2025年我國水產行業將迎來顯著復蘇,主要水產品價格普遍回升至歷史高位。數據顯示,草魚價格較年初上漲25%至14元/公斤,加州鱸和黃顙魚價格分別突破22.1元/斤和15.8元/斤,均創2021年以來同期新高。研報認為,這一價格回升是行業經過兩年存塘消化后的必然結果。
軍工板塊同樣表現強勁,江龍船艇、亞星錨鏈、中船防務漲停,天海防務、中科海訊等漲幅居前。東吳證券發布研報稱,2025年國防軍工板塊將迎來基本面與市場表現的雙重拐點,行業將邁入“訂單兌現+業績驅動”的高質量發展階段。2026年作為“十五五”開局之年,板塊需求將剛性化、結構高端化、財務健康化,投資主線聚焦軍貿出口、新質戰斗力、軍民融合及資產證券化四大方向。
鋰電板塊再度活躍,金圓股份連續三日漲停,融捷股份、大為股份漲停,永杉鋰業、天齊鋰業、鹽湖股份漲幅居前。消息面上,廣期所碳酸鋰主力合約日內漲近5%,盤中一度突破10萬元/噸,為2024年6月以來首次。中郵證券認為,中國儲能產業已確立3-5年的持續成長周期,AI數據中心規模爆發式增長將推動儲能需求,未來兩三年海外儲能年增速預期或達40%-50%,成為碳酸鋰需求主要增長動力。不過,鋰電板塊在昨日放量大跌后,資金短期籌碼已出現松動,后市或以局部修復為主,資金更可能回流邏輯較正的核心標的。
銀行板塊走強,中國銀行漲超3%創歷史新高。相比之下,高位股分化加劇,東百集團、三木集團、勝利股份、海南海藥等跌停。盡管如此,連續兩日風險集中釋放后,短線或存在一定修復預期,部分資金可能會在情緒觸及冰點后進行反核博弈。
個股方面,投機炒作熱度較昨日略有回暖,真愛美家與九牧王雙雙錄得6連板,華瓷股份、中水漁業、航天發展等成功晉級。市場熱點延續高低切換,資金傳導效應下,大消費、軟件等方向或存在補漲機會。后市分析認為,今日市場雖震蕩分化,但風險已得到較為充分釋放,短期或存在修復預期。若指數無法有效站上五日線,弱勢整理結構或將延續,不排除進一步探低可能。若市場想要重新轉強,新能源與科技仍是核心方向,相關核心權重的市場反饋或可視為短線人氣風向標。
市場要聞方面,閃存價格全面大幅上漲,最高漲幅達38.46%。據CFM閃存市場最新報價,11月19日,Flash Wafer價格全面上漲,其中512Gb TLC漲幅最大,達38.46%至9美元。寒潮來襲推動羽絨價格飆升,1噸鴨絨從17萬元漲至58萬元,鵝絨價格達98萬元/噸,一件成人短款羽絨服成本逼近千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