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消費者報道》針對市場上熱銷的五款磁吸充電寶進行了深度測試,旨在探究這些設備在工作狀態下的發熱情況。參與測試的產品包括綠聯PB561、倍思PPCXM10、安克A1642、小米WPB1007MI以及羅馬仕WMS10-121。
測試中,五款磁吸充電寶被用來對同一部手機進行無線充電,并在九個不同的時間點記錄充電寶磁吸接觸面及手機背面的溫度,最后取平均值以評估發熱情況。結果顯示,安克A1642的發熱控制表現最為出色,所有監測點的溫度均未超過38℃,平均溫度為36℃。相比之下,羅馬仕WMS10-121和小米WPB1007MI的發熱情況較為明顯,羅馬仕有三個時間點的溫度超過了40℃,且平均溫度突破39℃;小米則有一個時間點的溫度超過40℃。
進一步分析發現,五款磁吸充電寶在工作時的磁吸接觸面平均溫度均超過35℃,這一溫度范圍超出了部分手機的工作適宜溫度。考慮到磁吸充電寶需要與手機緊密貼合進行充電,因此,《消費者報道》建議用戶避免長時間在充電時使用手機,即“邊充邊玩”,以免對設備造成潛在損害。
當使用羅馬仕和小米進行無線充電時,手機背面的溫度也相對較高,平均值超過了36.5℃。具體來說,羅馬仕在為iPhone充電40分鐘時,手機背面溫度接近40℃;而小米在為iPhone充電80分鐘時,手機背面溫度也逼近39℃。
雖然從平均溫度來看,五款磁吸充電寶在無線充電時并未導致手機變得異常燙手,但值得注意的是,測試過程中手機并未運行任何應用程序。因此,《消費者報道》提醒用戶,如果在充電的同時使用手機,手機的發熱情況可能會更加明顯。這一發現進一步強調了避免“邊充邊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