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近期遭遇了觀賽熱情的顯著下滑,這一趨勢自S11賽季EDG戰隊奪冠后便逐漸顯現。LPL在全球總決賽中的表現不盡如人意,連續三屆未能登頂,其中包括兩次在決賽中不敵傳奇選手Faker所在的隊伍。一些頂級流量選手如Uzi和TheShy的離場,也進一步削弱了聯賽的吸引力。
盡管在S15賽季,TheShy和Doinb的復出為BLG、TES、IG等明星戰隊帶來了關注度的回升,但涅槃組的隊伍由于缺乏明星選手,比賽仍然難以吸引大量觀眾。官方主持宸宇在一次直播中透露,盡管本賽季對賽制進行了調整,如登峰組采用BO3雙循環、涅槃組實行單循環,并取消了主副舞臺的設置,但這些改變并未能有效提振門票銷售。
據報道,LNG蘇州主場的票價已經降至48元,但仍面臨銷售困難;而深圳登峰組主場的最低票價則設定為168元,即便如此,上座率也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宸宇指出,涅槃組隊伍缺乏流量選手是當前面臨的核心問題,并建議LPL效仿KPL聯賽,引入形象出眾的選手以提升聯賽熱度。同時,他也提到聯賽面臨新老交替的困境,多數戰隊依然依賴老將支撐,高質量賽事變得越來越稀缺。
為了應對這一危機,業內有聲音建議LPL效仿LCK聯賽,縮減戰隊數量至十支以提升賽事質量。然而,這一方案的實施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因為官方需要支付高額的席位回購費用,這在短期內難以實現。當前,LPL聯賽似乎陷入了一個發展瓶頸,如何在商業運營和賽事觀賞性之間找到平衡點,成為了破局的關鍵。
有評論指出,從某種程度上說,英雄聯盟聯賽的這股退潮趨勢,其實是游戲產業逐漸走向成熟的標志。在過去的15年里,英雄聯盟從一個現象級產品逐漸蛻變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而如今,在技術革命和代際更替的背景下,它正在以一種優雅的方式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