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乘用車市場格局在2024年末迎來了顯著變化,這一變化在品牌系別結構上表現得尤為突出。據統計,全國乘用車保有量已達到2.78億輛,其中自主品牌車輛占據了33%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后的是歐洲品牌(含德系車),占比27%,而日系車則以22%的比例位列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車型領域,自主品牌展現出了壓倒性的優勢。在2909萬輛的新能源保有量中,自主品牌占比高達85%,相比之下,歐洲品牌和日系車分別僅占5%和1%。這一數據無疑彰顯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快速崛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進一步揭示了新能源市場的蓬勃發展。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首次邁過了千萬輛大關,單月零售滲透率更是超過了50%,標志著中國汽車工業正式步入了全面電動化的新階段。
根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的分析,2025年2月的市場數據表明,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對新能源車銷量以及整體乘用車市場產生了顯著的推動作用。在這一政策以及國家促消費政策的雙重刺激下,乘聯會對2025年行業預測進行了上調。具體而言,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預計將達到1614萬臺,比之前的預測增加了49萬臺,同比增幅高達32%。新能源車批發滲透率也有望突破56%,進一步鞏固其在市場中的主導地位。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強勢表現與傳統燃油車時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今,新能源賽道已成為中國車企實現彎道超車的主戰場。而德系、日系品牌在新能源轉型中的步伐相對滯后,這使得它們面臨著市場份額被進一步擠壓的風險。隨著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以及技術迭代的加速,未來乘用車市場的競爭無疑將更加激烈,行業格局或將迎來深度的調整與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