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國內協同辦公軟件領域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阿里旗下的釘釘,作為這一領域的佼佼者,近期宣布對其AI功能進行全面升級,此舉不僅吸引了業界的廣泛關注,也引發了用戶對AI在個人及企業應用場景中的新期待。
今年3月,阿里通過一系列投資動作,幾乎囊括了國內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五大AI大模型創業公司。這一戰略布局,在2024釘釘生態大會上得到了直觀體現——被譽為“AI五小龍”的創業公司們罕見地同臺亮相,為釘釘站臺,共同展示了AI技術在企業級應用中的最新成果。
市場對釘釘AI的期待并非空穴來風。發布會當天,“釘釘”的微信指數日環比暴漲430%,創下了自去年首次發布AI功能以來的最高關注度。這一數據背后,是市場對構建國內最開放AI生態的釘釘AI的高度認可。
然而,釘釘AI的首次亮相并未引起廣泛反響。自去年11月發布以來,盡管作為阿里接入“通義千問”的首個產品,釘釘AI在實際應用中的聲響并不大。許多將釘釘作為公司內部軟件的用戶,在問及使用體驗時,甚至表示對釘釘AI的存在并不知情。
盡管如此,釘釘AI在實際應用中的潛力不容忽視。截至今年3月,釘釘AI已被220萬家企業應用到實際工作場景中。盡管這一數字相較于釘釘超過2500萬的企業用戶基數而言,僅占不到十分之一,但足以證明AI技術在企業級應用中的廣闊前景。
這一升級不僅得到了業界的認可,也吸引了眾多AI大模型公司的關注。在釘釘生態大會上,“AI五小龍”之所以選擇釘釘作為展示平臺,正是因為釘釘擁有海量的用戶生態和應用場景,為AI技術的商業化落地提供了天然土壤。
與此同時,釘釘的競爭對手們也在加速布局AI領域。企業微信憑借微信體系的強大生態和C端用戶基礎,雖未官宣與AI獨角獸合作,但其在協同辦公市場的地位依然穩固。而飛書則通過智能化戰略和飛書智能伙伴的推出,展示了其在AI技術上的加速快跑。
飛書智能伙伴在功能上與釘釘AI極為相似,用戶可以通過對話調用其他應用,生成文檔、表格、郵件等指令,或整理資料、收集信息、分析數據。同時,飛書智能伙伴還能通過企業知識庫獲取信息,根據用戶提問或交互生成相關內容,積累用戶工作上的記憶。
盡管飛書和釘釘在AI助理的能力上相差無幾,但兩者在用戶量和用戶粘性上存在差異。飛書MAU雖為百萬量級,但用戶粘性有所增強,單日人均使用時長顯著提升。而釘釘則憑借億級用戶基數和全面的信息檢索能力,在用戶工作場景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在AI技術的推動下,協同辦公軟件正逐步向超級應用的方向邁進。釘釘和飛書作為這一領域的佼佼者,都在積極探索AI技術的應用場景和商業價值。通過引入AI技術,兩者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信息處理能力,還為企業用戶提供了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服務體驗。
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未來將有更多企業級應用被重塑和升級。在這場技術革命中,釘釘和飛書作為先行者,正引領著協同辦公軟件行業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