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故事
開始于2005年4月2日那個傍晚
近20年來
艾尼與王麗經常通過電話相互問候
這份情誼不是一家人更勝一家人
“放手!她是我妹妹”
“刀子捅在背部,刺進肺部5厘米,離心臟1厘米,晚來幾分鐘命就沒了。”搶救他的醫生說。
2005年4月2日傍晚,22歲的新疆小伙艾尼·居買爾和兩個哥哥在回家的路上挺身而出,救下了遭遇搶劫的姑娘王麗,自己卻被持刀歹徒刺中后背,生命垂危……
第二天,“放手,她是我妹妹!”這一聲英雄斷喝傳遍了天山南北,感動了無數人。
那一年,艾尼·居買爾被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授予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榮譽稱號;2007年,被評為第一屆全國“見義勇為道德模范”;2008年,他加入烏魯木齊公安隊伍,成為一名人民警察。
“做轄區群眾心中的一盞燈”
加入警營后,艾尼便暗下決心,要努力學習進步。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人生中重要的領路人——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裴卓。
裴卓用心用情投入工作,與社區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也積累了很多獨有的工作方法。他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艾尼,生活中也給予他很多關心和幫助。
裴卓在警務室與居民交談(烏魯木齊市公安局天山區分局提供)
裴卓和艾尼所在的五橋社區治安狀況復雜,管理難度大。裴卓就像一張活地圖,轄區角角落落就沒有他找不著的地方,轄區群眾都親切地叫他“老裴”。
艾尼每一次出警、每一次調解糾紛都有師父的悉心指導。裴卓常說:“干好群眾工作沒有捷徑,只有實實在在多和轄區群眾接觸,多為群眾干實事才能贏得百姓的心。”
這句話,艾尼記在了心里,付諸在行動上。在師父的言傳身教下,他逐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社區民警。
“全部教給我的徒弟”
從警16年,當年的熱血青年“小艾”已成長為和師父一樣沉穩干練、經驗豐富的“老艾”。
艾尼和戰友為更好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于今年5月20日創建了“艾尼·居買爾工作室”。“創建艾尼工作室既是責任,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我想在這里把師父教會我的技能,全部教給我的徒弟。”工作室揭牌時,艾尼激動地說。
今年7月,轄區一位老人在制止小孩爬樹行為時,不慎將小孩的頭砸傷,老人與孩子家長各執一詞,在賠償問題上爭論不休。他們來到“艾尼工作室”,艾尼和同事采取多部門聯動、多方調解的方式,成功化解了這起鄰里糾紛。
“多虧艾尼警官的幫助,我和婆婆才能和好。”轄區布女士說。10月,布女士因生活瑣事與婆婆產生矛盾,艾尼了解此事后,他耐心傾聽雙方的心聲,找到“癥結”所在,講道理做工作,最終巧妙調和了這樁“家務事”。
艾尼·居買爾在工作室調解糾紛(天山區分局提供)
“艾尼工作室”創建以來,已調解矛盾糾紛35起,成功率達100%,受到轄區群眾的認可。
每當面對人們的贊譽,他總是說,和他一樣的人很多,只是人們看到了他、記住了他……
從見義勇為的年輕小伙兒
到沉穩干練的民警“老艾”
那顆赤誠的心始終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