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鄒阿江 陳彥霏 劉雨薇 楊峰 攝影報道
11月11日,第十五屆中國航展開幕倒計時。在“商業空天”主題展區,日前剛剛公開的“黑科技”——“昊龍”貨運航天飛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也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首次面向全社會公開展示在商業空天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據了解,“昊龍”貨運航天飛機是為了進一步降低中國空間站貨物運輸成本,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成都所自主設計研制的一型帶翼可重復使用商業航天飛行器,用于開展低成本的空間站貨物運輸任務。
這款貨運航天飛機如何為空間站送貨?如何返回?當日下午,記者走進主題展區一探究竟。
“昊龍”航天貨運飛機模型
現場記者了解到,展出的“昊龍”貨運航天飛機是一款縮比模型,它的實際長度是10米、寬8米,總重量不超過現役貨運飛船天舟的一半。
“‘昊龍’貨運航天飛機是一種帶翼構型的飛行器,它采用大翼展高聲速比氣動布局,盾頭體機身配大后掠三角翼飛行器,它兼顧航天器和航空器的特點,既可以通過運載火箭發射入軌,又可以像飛機一樣在機場跑道著陸。”相關人員介紹。
與此前的神舟載人飛船、天舟貨運飛船等這些航天器不同,“昊龍”貨運航天飛機結合了航空和航天不同的特點,大幅降低貨運飛行器的重復使用周期和單次任務成本。
那么,“昊龍”貨運航天飛機是如何為空間站送貨的呢?
研制人員告訴記者,“昊龍”貨運航天飛機屬于大翼升力式返回航天器,采用運載火箭發射進入空間站運行軌道,入軌后第一時間展開折疊機翼,打開交會對接保護罩,通過遠距自主導引、近距自主控制等軌道機動策略靠攏空間站并實現交會對接。
期間,昊龍貨艙將打開與空間站艙體連通,航天員可以自由進出昊龍貨艙,根據需要隨時進行上行貨物取用或者下行物資存儲。
記者注意到,模型“昊龍”航天貨運飛機的底部為隔熱材料呈現灰色。而在飛機的頂部有一塊太陽能電池板,當“昊龍”進入太空時,能夠吸收太陽光發電。完成貨物運輸任務后,“昊龍”會擇機與空間站分離,自主離軌制動,再返回大氣層,經能量管理無動力水平著陸于指定機場跑道,經檢測維護維修后,達到再次執行貨物運輸任務的狀態。
目前,“昊龍”貨運航天飛機已經完成了方案設計,正全面開展工程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