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這一傳統避險資產,在近年來再次成為了投資者眼中的寵兒。其價格的飆升不僅在國內市場引發了關注,更在國際舞臺上掀起了一股實物黃金的流動熱潮。
近期,國內黃金市場的價格節節攀升。2月2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滬金期貨以及AU99.99黃金產品的報價已接近690元/克。而在零售端,知名品牌如周大福、六福珠寶等的足金飾品價格更是突破了890元/克大關,與年初相比,每克上漲了近90元。
在國際市場上,黃金的表現同樣搶眼。2月20日,國際現貨黃金價格成功站上2950美元/盎司的高位,年內已第10次刷新歷史記錄,盤中一度觸及2954.9美元/盎司。紐約商品交易所的COMEX黃金價格也緊隨其后,盤中最高報價達到了2973.4美元/盎司,直逼3000美元/盎司的整數關口。
隨著金價的持續上漲,實物黃金的流動也變得更加頻繁。數據顯示,自去年美國大選以來,紐約商品交易所的COMEX黃金庫存增加了約2000萬金衡盎司,價值高達6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黃金來自倫敦。這種流動的背后,是紐約與倫敦兩地金價溢價的推動。交易員們通過套利交易,在倫敦買入現貨黃金,同時在美國市場賣出期貨合約,從而鎖定利潤。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這種套利交易還引發了實物黃金的遷徙熱潮。據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的數據,截至2025年1月底,倫敦金庫的黃金持有量較上月減少了151噸。與此同時,紐約COMEX黃金庫存卻增加了292.85噸,價值約270億美元。英格蘭銀行金庫提取黃金的等待時間也從原來的幾天延長至4至8周,顯示出倫敦黃金現貨流動性的大幅減弱。
這股實物黃金的流動熱潮不僅限于歐洲,亞洲地區也同樣受到了影響。新加坡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運往美國的黃金數量大幅增加至約11噸,較12月增長了27%,創下了自2022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這進一步證明了黃金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性和吸引力。
對于黃金價格的上漲和實物黃金的流動,市場分析師們給出了不同的解讀。一些分析師認為,美國財政赤字的高企加劇了美元的信用風險,從而提升了黃金的貨幣屬性。同時,黃金與其他大類資產的相關性較低,因此在資產配置中起到了分散風險的作用。而另一些分析師則指出,盡管目前白宮沒有明確表示將對黃金征收關稅,但套利窗口的逐漸變窄可能會引發實物黃金的交易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