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車市場的一則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知名汽車博主“痛快舒暢”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關于BBA(奔馳、寶馬、奧迪)2024年銷量數據的圖表,揭示了這三家豪華汽車品牌在過去一年的市場表現。數據顯示,BBA均遭遇了銷量下滑,其中奔馳同比下降8.9%,寶馬下滑更為顯著,達到15%,而奧迪則下降了4.4%。博主直言不諱地指出,2024年對于BBA而言,堪稱滑鐵盧之年。
不僅如此,BBA的平均售價也呈現出下降趨勢。奔馳的平均售價從45萬元降至42萬元,寶馬則從36萬元跌落至32萬元,奧迪更是從31萬元下跌到27萬元。即便采取了降價促銷的策略,BBA依然難以抵擋來自中國自主品牌的強勁沖擊,其市場地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與此同時,國內造車新勢力在2025年的銷量預測上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理想汽車預計2025年銷量將達到約70萬輛,小米汽車則給出了36萬輛的初步預測,小鵬汽車則預計明年銷量將達到35萬輛,幾乎實現翻倍增長。而鴻蒙智行雖然未公布具體銷量目標,但據內部消息透露,余承東計劃在2025年沖擊百萬銷量大關。
相比之下,BBA對于2025年的銷量預測則顯得較為悲觀。奔馳和寶馬均預計銷量將下調10%-15%。回顧第三季度財報,這三家車企均遭遇了業績滑坡,尤其是奧迪,利潤暴跌超過九成。進入2025年,BBA在中國市場的日子或將更加艱難。
面對如此嚴峻的市場形勢,BBA要想在中國市場重新站穩腳跟,就必須進行更多的調整和創新。這不僅是對品牌實力的考驗,更是對市場敏銳度和應變能力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