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羅湖監管局公布了一項處罰案例,涉及深圳市南粵財物評估鑒定有限公司因超范圍出具檢測報告而被罰款3萬元。該處罰源于該公司未在其資質認定證書規定的檢驗檢測能力范圍內行事,擅自發布了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
這一事件背后的導火索,是一起關于賽力斯問界M7汽車的“剎車失靈”爭議。數月前,網絡上流傳的一份由深圳市南粵財物評估鑒定有限公司出具的鑒定報告,稱一輛問界M7在事故中存在剎車失靈、質量缺陷,并指出行車記錄儀數據被人為刪除,迅速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
報告發布者用“中國汽車鑒定,有光了”等字眼,對該鑒定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進一步加劇了公眾的關注和討論。然而,隨著事件的發酵,賽力斯汽車法務部不得不出面回應。
據賽力斯汽車法務部聲明,涉事車輛在廣州市荔灣區發生的交通事故后,公司不僅應車主要求提供了事故報告,還委托了北京中機車輛司法鑒定中心對車輛運行狀態進行了專業鑒定。該中心出具的《司法鑒定意見書》明確指出,事故發生時車輛碰撞行駛速度約為94.7km/h,制動踏板未踩下,加速踏板完全踩下,制動系和轉向系均工作正常,未發現異常。
賽力斯汽車強調,公司沒有對行車記錄儀數據和事故報告數據進行任何刪除或修改,并指出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事實認定應以法院調查結果為準。這一聲明有效回應了網絡上關于數據被篡改的質疑。
值得注意的是,在輿論風波中,深圳市南粵財物評估鑒定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也表達了不滿,聲稱鑒定報告并非由公司直接發布,而是由車主未經授權通過社交媒體傳播,并計劃對車主提起訴訟。
這一系列事件不僅引發了公眾對汽車安全性能的廣泛關注,也凸顯了第三方檢測機構在出具報告時必須嚴格遵守資質規定的重要性。隨著法律程序的推進,真相有望逐漸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