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融媒聯合體、“看見正能量”全省融媒主題內容征集活動供稿
她將殘疾孤寡老人視為親人,常邀請他們共度佳節;她申請資金建立社區殘疾人活動室,助力全市首支殘疾人文體隊組建;她制作“愛心服務卡”,困難殘疾人需要幫助時隨叫隨到。她就是2024年第二季度“四川好人榜”上的助人為樂好人——自貢市自流井區聾啞人協會志愿者鐘云湘。從16歲到80歲,她默默奉獻了64年,用一顆心、一雙手演繹出關愛特殊群體的動人樂章。
1960年,16歲的鐘云湘在自貢一所鄉村小學當教師。當時,四川省民政廳正在舉辦首批手語培訓學習,她和當地另外一名女生被市民政局選送到成都參加培訓。次年學成回到自貢后,鐘云湘被分配到聾啞人較多的自貢利民機械廠。在這工作的36年里,她不僅是一名手語翻譯,還要負責教聾啞人認字、讀書。從那個時候起,鐘云湘就對聾啞人有了特殊的感情。1997年退休后,把服務聾啞人群體當作畢生事業的她,來到殘疾人集中居住戶數曾位居全省之首的自流井區小橋井社區發揮余熱。
圖:鐘云湘近照
2002年初,在鐘云湘的熱心奔走和自流井區殘聯的大力支持下,該區第一個“社區殘疾人協會”在小橋井掛牌成立,并逐步建立了由20余名社區志愿者參與的殘疾人工作網絡,全面摸清轄區內281名殘疾人的基本情況后,建立了規范的殘疾人數據庫。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之前小橋井社區的社區干部、居民和聾啞人交流,都要“手舞足蹈”一陣比劃,無奈之時只得“搬救兵”來找鐘云湘。“社區一找,我都會來,有時候聾啞居民得不到有效交流,情緒容易激動,還會拍桌子,容易激化矛盾。”鐘云湘說。為有效解決溝通的難題,自流井區開始謀劃“妙手生花”志愿服務項目,并邀請鐘云湘作為教學老師。
2019年2月,“妙手生花”項目正式實施,手語學習小隊正式成立,社區干部、黨員代表等30多人成了鐘云湘的“學生”。大家利用晚飯后休息時間,開始手語培訓,周邊居民也自發一起學習。為了更好地教學,鐘云湘特意歸納整理了300多個常用手語詞語,匯編成手冊,在培訓中分篇分章地詳細講授,同時錄制手語教程供大家隨時學習。
自從開設手語培訓課,社區工作人員都開始學習運用常用手語與聾啞居民交流,漸漸架起了一座相互理解的溝通橋梁。隨后,在鐘云湘提議和社工組織幫助下,社區還成功孵化出了陽光助殘愛心服務隊,更好地關心幫助殘疾人。
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受到社會各界尊敬的鐘云湘,不僅是“四川省百名優秀志愿者”“自貢市第五屆道德模范提名人選”等諸多榮譽的獲得者,更是雷鋒精神、志愿精神的傳播者。
自貢融媒記者 馮方湲 鐘小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