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是蘇軾《前赤壁賦》中的名句;而在蘇東坡親筆手書中,寫的卻是“渺浮海之一粟”?“滄”與“浮”,一字之差,有著怎樣的不同?同時,如果以《赤壁賦》為例,文圖學又如何幫助大眾理解蘇東坡的作品?如今,海外蘇軾的研究又有何發展?(記者 李慶 王越欣 伍雪梅 拍攝地 宜賓竹文化博物館)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是蘇軾《前赤壁賦》中的名句;而在蘇東坡親筆手書中,寫的卻是“渺浮海之一粟”?“滄”與“浮”,一字之差,有著怎樣的不同?同時,如果以《赤壁賦》為例,文圖學又如何幫助大眾理解蘇東坡的作品?如今,海外蘇軾的研究又有何發展?(記者 李慶 王越欣 伍雪梅 拍攝地 宜賓竹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