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的熱烈氛圍中,宇樹科技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興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近日,他在大會上發表了演講,并接受了包括上海證券報在內的多家媒體采訪,深入探討了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現狀與前景。
王興興首先談到了宇樹科技的上市計劃。他表示,自公司成立以來已經過去了九年,上市可以被視為公司成長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他形象地比喻道,上市就像一場高考,標志著公司在管理和運營方面邁向了一個新的成熟階段。這不僅是對公司過去九年努力的認可,也是對股東們的交代。
關于人形機器人行業的整體發展,王興興表示,由于需求端的強勁拉動,今年人形機器人市場異常火爆。整機廠商和零部件廠商都迎來了至少50%至100%的增長。他預測,未來幾年,人形機器人的出貨量將呈現翻倍式增長的趨勢。如果出現重大的技術突破,甚至可能在未來的兩到三年內實現每年出貨數十萬甚至上百萬臺的壯舉。
王興興還分享了宇樹科技切入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歷程。他坦言,自己最初對人形機器人持反對態度,直到2022年公司都未涉足這一領域。然而,以ChatGPT為代表的AI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馬斯克等科技領袖對尖端技術的關注,極大地提升了外界對人形機器人的興趣。受此影響,宇樹科技也開始布局人形機器人市場。
在談到公司的出海業務時,王興興表示,宇樹科技自2018年起就開始拓展海外市場,并一直非常重視全球市場的布局。目前,公司的出海業務占據了每年營收的約50%。
在應用場景方面,王興興認為,雖然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場景如汽車工廠中已有應用,但期望機器人在這些場景中產生巨大價值并不現實。相反,運動、表演等場景可能更適合人形機器人的落地應用。
盡管如此,王興興強調,宇樹科技的最終目標仍然是開發出能夠勝任各種場景的通用型人形機器人,包括工廠、表演、家庭等。目前,公司的絕大多數員工都在致力于訓練機器人在不同場景中執行任務。
在談到智能體機器人整機硬件的發展時,王興興表示,盡管目前的硬件并不完美,但已經足夠滿足當前的需求。未來的重點是持續完善硬件細節,降低成本,提高壽命和可靠性。
王興興認為,智能體機器人當前及未來最大的挑戰在于機器人大模型的研發。他指出,目前行業對模型的關注相對較少,而對數據的關注過高。當前最大的挑戰是具身智能的AI技術尚不成熟,機器人大模型的發展還處于類似ChatGPT出現前的1至3年階段。盡管已經發現了方向和技術路線,但尚未有人成功實現這一技術。
他預計,如果一切順利,未來1至3年內可能會迎來人形機器人的ChatGPT時刻;即使進展緩慢,也最多需要3至5年。在此期間,智能機器人技術的重心將放在統一端到端智能機器人大模型的研發、更低成本更高壽命的硬件開發、超大批量的制造以及低成本大規模算力的建設上。
然而,在模型研發方面,宇樹科技一直保持著謹慎的態度。王興興認為,盡管宇樹科技在機器人行業中擁有較多的人才,但與大型AI公司相比仍有差距。他強調,AI技術的成功并不僅僅取決于資源、資金或人數的多少,中小團隊甚至更小的團隊也有可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王興興還指出,當前行業過度關注數據問題,而忽視了模型架構的缺陷。他認為,視頻生成模型可能比現有的VLA模型更有效,但存在GPU消耗大等問題。未來,端到端AI模型、低成本硬件及分布式算力將成為關鍵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