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數碼領域的知名博主根據網友的爆料透露,中國境內的一家為蘋果手表生產屏幕的代工廠,在年前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人事調整,涉及超過800名員工的離職。據深入了解,這一人員變動背后,與蘋果公司供應鏈策略的重大調整緊密相關。特別是自去年以來,蘋果正加速將Apple Watch新型號屏幕的生產線從中國大陸向越南轉移。
然而,這一轉移并非一帆風順。據悉,由于越南工廠在生產工藝上的不足,導致生產出的產品多次需要返工,這無疑給蘋果的供應鏈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蘋果不得不將部分原本留在中國的設備也遷移至越南,以期望能夠提升產品質量。
蘋果手表作為蘋果公司的明星產品之一,其生產線的變動自然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事實上,早在去年,天風國際的分析師郭明錤就曾指出,越南代工廠在Apple Watch Series 8的生產中已經占據了60%-70%的份額。然而,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越南工廠在技術能力上的短板也逐漸暴露出來。例如,越南生產的AirPods 3就曾因組裝工藝問題遭到用戶的投訴,而三星在越南代工的S20系列也引發了關于產品瑕疵的爭議。
對于這些問題,有研究機構進行了深入分析。他們認為,雖然東南亞的代工廠正在逐步承接蘋果的組裝環節,但上游的核心零部件仍然高度依賴中國的供應鏈。由于越南的工人經驗相對不足,導致產品的品控穩定性較差,這無疑給蘋果的產品質量帶來了潛在的風險。
與此同時,中國的代工廠也在面臨著“去蘋果化”的壓力。據信用評級機構東方金誠的報告,盡管越南的蘋果代工廠在規模上遠不及鄭州的富士康,但蘋果已經在2022年終止了與數十家中國供應商的合作,這導致部分企業開始減少對蘋果訂單的依賴。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越南在短期內仍然難以取代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
據惠譽的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19年,越南的最低工資年均增長率達到了8.8%,這導致越南的人力成本優勢逐漸削弱。相比之下,中國供應鏈的成熟度和響應速度仍然是其關鍵的優勢所在。因此,盡管蘋果試圖通過分散生產來降低風險,但在短期內,“越南制造”仍然難以完全擺脫對中國技術和供應鏈的依賴。
此次裁員和質量爭議事件,不僅暴露了蘋果在供應鏈轉移過程中的陣痛,也再次凸顯了全球產業鏈重構的復雜性和挑戰性。對于蘋果來說,如何在保持產品質量的同時,實現供應鏈的多元化和穩定性,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