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美關稅的影響逐漸顯現于美國電商市場,眾多商家紛紛調整商品售價以應對成本上升的壓力。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亞馬遜等主流電商平臺上的商品價格普遍上漲,引發消費者關注。
一家專業的價格分析機構透露,自4月9日以來,亞馬遜平臺上有近1000種商品的價格發生了顯著變化,涵蓋服裝、家居、電子產品及玩具等多個品類。這些商品的平均漲價幅度接近30%,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不僅亞馬遜,Temu、希音等多家跨境電商平臺也相繼發布了價格調整公告。公告中,平臺方均表示,由于“近期全球貿易規則及關稅政策的變動”,導致運營成本大幅增加,因此不得不對商品價格進行調整。這一舉措從4月25日起正式實施。
媒體對Shein平臺的價格變動進行了抽查,發現各品類商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但并非所有商品的價格都高于一周前。例如,一條兒童羊毛褲的價格從8.29美元漲至10.19美元,一條大碼女裙的價格則從22.39美元上漲到27.51美元,而一條褲子的價格也由13.99美元上漲至17.09美元。
速賣通平臺上的關稅稅率差異同樣引人注目。根據速賣通的結賬頁面顯示,一筆包含三件商品、總價172.45美元的訂單(全部由全球賣家發貨)將產生高達282.69美元的關稅費用,這一費用遠高于商品本身的價值。
社交媒體上,不少美國網友紛紛感嘆,一夜之間,購物車中的商品都變得昂貴了許多。這一現象不僅讓消費者感到壓力,也對電商平臺的運營策略提出了新的挑戰。
據悉,目前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稅率高達145%,并且這一稅率還不包括將于5月2日生效的附加稅。從5月2日開始,之前免稅進入美國的價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將被征收新稅,稅率為100美元的統一稅率或包裹價值的120%,這無疑將進一步加劇電商平臺的成本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