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絡上流傳了一則消息,描述了美國民眾因擔憂物價上漲而掀起了一場搶購熱潮,特別是對中國制造的電視產品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部分商店內的中國品牌電視甚至被一掃而空。
據報道,這一消費熱潮的背后,與美國實施的關稅政策有著密切關系。為了應對可能的物價上漲,美國民眾紛紛采取“提前儲備”的消費策略。在一些商店里,最后一臺中國品牌的電視機也成為了搶購的對象,場面頗為壯觀。
然而,在這股搶購熱潮的背后,卻隱藏著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2025年初,中國出口至美國的電視數量出現了顯著下滑。盡管全球范圍內,中國電視出口量在2025年1月至2月期間達到了1509萬臺,同比增長6.7%,出口額也實現了1.4%的增長,但北美地區,尤其是美國市場,卻呈現出不同的趨勢。
數據顯示,受美國加征關稅的影響,中國電視在2025年1月至2月期間向北美地區的出口量下降了19.2%,其中向美國的出口量更是同比下降了26.6%。這一數據無疑揭示了關稅政策對中國電視出口美國市場的沖擊。
盡管如此,中國電視廠商并未因此止步。面對關稅高壓,他們采取了積極的應對策略,一方面深耕新興市場,尋求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加速產能向海外轉移,以降低關稅政策帶來的成本壓力。這些舉措不僅展現了中國電視廠商的靈活性和韌性,也預示著他們在全球化道路上將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