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即將在今年秋季推出其最新的酷睿Ultra 300系列處理器,這一系列也被稱為“Arrow Lake Refresh”。這款處理器將沿用LGA1851接口,并兼容現有的800系列芯片組主板以及LGA1700規格的散熱器。相較于其前代酷睿Ultra 200系列,Arrow Lake Refresh在保持高能效比的同時,預計性能將提升約10%。
在Intel的處理器發展史上,“Refresh”命名的系列并不鮮見,包括Haswell Refresh、Coffee Lake Refresh、以及最近的Raptor Lake Refresh。這些Refresh版本通常是在現有架構的基礎上進行頻率提升或核心數的微調,而工藝和整體架構則保持不變。這樣做的目的,往往是為了延長平臺生命周期,或是應對市場競爭的壓力。
回顧歷史,Haswell Refresh于2014年推出,作為第四代酷睿的頻率提升版本,它依然采用22nm工藝,適用于LGA1150接口平臺。而到了2018年,Coffee Lake Refresh則帶來了核心數量的增加,首次引入了8核心16線程的規格,雖然工藝仍為14nm,但性能提升顯著,不過它并不兼容第六代和第七代酷睿使用的100/200系列芯片組主板。
去年,Raptor Lake Refresh作為第十四代酷睿的一員,基于Raptor Lake架構,采用Intel 7工藝,主要提升了頻率,并在部分產品中增加了小核心數量。它持續兼容LGA 1700平臺,成為少有的三代同堂產品。
即將發布的Arrow Lake Refresh系列,則是在現有架構上的進一步優化。值得注意的是,這與Intel曾經的Tick-Tock模式有所不同,Tick-Tock模式是指每兩年交替進行一次制程工藝和微架構的更新。
在酷睿Ultra 300系列中,酷睿Ultra 9 385K/KF作為旗艦產品,將擁有超越當前市場上單核心IPC性能最佳的酷睿Ultra 9 285K/KF的能力。這主要得益于其頻率的提升,酷睿Ultra 9 385K/KF的最大睿頻將達到6GHz,相較于前代的5.7GHz,性能提升約10%。同時,Intel也解決了第十四代酷睿的高功耗問題,即使在頻率提升的情況下,也能將功耗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除了頻率的提升,Arrow Lake Refresh還在處理器內部進行了重大改進,如大幅增加RING頻率,以解決性能瓶頸。Ring Bus作為連接處理器內部各組件的互連架構,其頻率的提升將顯著提高數據傳輸速度,從而提升整體性能。Intel還優化了Die-to-Die互連,減少了計算Tile與SoC tile之間的通信延遲,使得Arrow Lake Refresh的內存延遲表現有望與Raptor Lake Refresh持平,甚至支持更高速率的內存,進一步提高內存帶寬吞吐能力。
在芯片組方面,盡管處理器升級通常會伴隨著芯片組的更新,但今年Intel可能會僅發布處理器,而不發布新的芯片組。這意味著酷睿Ultra 300系列將繼續使用800系列芯片組,包括旗艦級的Z890、主流桌面的B860以及入門級的H810。這一策略將有助于降低主板價格,使得裝機成本更加親民。同時,主板廠商成熟的產品線也將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
酷睿Ultra 200S系列在市場上已經展現出了其競爭力,尤其是在價格和能耗比方面。而即將到來的酷睿Ultra 300系列則備受Intel重視,預計會推動更大的營銷活動,渠道價格也將極具吸引力。對于消費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期待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