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機領域,影像能力尤其是長焦拍攝能力已成為各大品牌旗艦機型競相角力的關鍵戰場。近年來,隨著1英寸大底傳感器與大底潛望式長焦鏡頭的普及,手機背部的圓形相機模組設計——“奧利奧”造型,已成為新的設計潮流。
小米15 Ultra與OPPO Find X8 Ultra等機型,正是這一設計趨勢的典型代表。vivo更是通過即將發布的X200 Ultra展示了其創新的“外掛”蔡司鏡頭,進一步提升了手機的攝影能力。
然而,這些高性能相機組件的加入,使得手機背部日益凸起,越來越像是一部“具備通話功能的相機”。面對這一矛盾,華為近期獲批的一項新專利,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伸縮鏡頭設計。
回顧去年,華為Pura 70 Ultra憑借其獨特的旋動伸縮鏡頭結構,打破了“奧利奧”設計的常規。該鏡頭只在拍照時伸出,有效減少了相機凸起的程度,同時實現了F1.6的大光圈。
不過,Pura 70 Ultra的伸縮鏡頭為定焦設計,不具備變焦能力。而華為最新獲批的專利,則展示了伸縮鏡頭在變焦領域的更多可能性。
這項專利通過可移動升降件的設計,解決了由于攝像模組變焦需求增加而導致的電子設備厚度增加的問題。升降件的移動能夠帶動透光件與圖像傳感器之間的距離變化,從而釋放出更大的空間,使得第一鏡頭組件具有更大的移動空間以實現變焦。
這一設計不僅保證了手機的輕薄性,還能滿足長焦與廣角拍攝的需求。華為還提供了電動升降與手動控制兩種可能的實現方式,為不同定位的手機提供了更多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伸縮鏡頭設計在物理上存在一定的挑戰,難以直接將23mm主攝變為200mm超長焦鏡頭,但將廣角主攝無損變焦至28mm、35mm甚至50mm等更常用的焦段,卻是切實可行的方案。
例如,vivo X200 Ultra選擇35mm主攝后,雖然所需空間更大,但華為的這一伸縮鏡頭方案卻為35mm主攝回歸1英寸傳感器提供了可能,避免了相機凸起過高的問題。同時,如果將這一設計應用于潛望長焦鏡頭,還能在有限的手機空間內提供更長的焦段。
華為的這一專利,無疑為手機影像領域帶來了新的思路與可能性。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與創新,我們有理由期待未來智能手機在影像能力上的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