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經歷了一輪顯著的調整,眾多個股紛紛出現回撤。截至最新收盤數據,已有超過1700只股票的價格回落至9月30日的收盤價以下,占整個市場的近32%。其中,醫藥生物、基礎化工、機械設備等行業成為回撤的重災區。
在各大板塊中,煤炭、銀行、鋼鐵行業的表現尤為不佳,板塊內股價跌破9月末水平的個股比例分別高達75.7%、69%和62.2%。包括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在內的七個板塊,也有超過半數的個股遭遇了類似的命運。
從證券板塊的角度看,主板市場的股票近期走勢疲軟。上交所主板和深交所主板中,股價低于9月30日收盤價的個股占比分別接近43%和35.7%。與此同時,北交所和ST板塊則展現出了相對的韌性,跌回9月的個股數量和占比均保持在較低水平。
在指數層面,北證50、科創50等指數以及代表小微盤股的中證2000和國證2000指數,目前仍相對于9月末有所上漲。尤其是北證50指數,在近期市場的波動中表現出了較強的抗壓能力。
然而,對于許多高位股而言,本月的回撤幅度尤為慘烈。數據顯示,有近390只股票從月內高點至今的最大回撤幅度超過了20%。其中,華立股份、中化巖土等個股的投資者,若在月內高點買入,目前面臨的虧損已超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大幅回撤的個股中,有不少是此前反彈行情中的佼佼者。例如,海能達、艾能聚等個股在此輪反彈中均實現了驚人的漲幅,但如今也遭遇了劇烈的調整。
不少ETF基金也未能幸免于難。在本月的市場波動中,多只跟蹤不同指數的ETF基金出現了較大的回撤。其中,跟蹤中證信創指數的匯添富基金信創50ETF的回撤幅度位居前列,顯示出市場調整對各類投資產品的廣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