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沁樺 陳羽嘯
2024成都馬拉松開跑在即。10月25日下午,運動員見面會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8號館馬博會現場舉行。打破中國男子半馬紀錄的扎西次仁,中國女子半程馬拉松和中國10公里路跑女子最好成績保持者張德順,2024衡水湖馬拉松國內女子冠軍次仁措姆,世界田聯(lián)金標運動員、埃塞俄比亞選手阿姆薩盧(Yihunilign Adane Amsalu)到場與跑友交流。
成馬博覽會上的精英運動員:扎西次仁、張德順、次仁措姆、阿姆薩盧(從左至右)陳羽嘯 攝
本屆馬拉松參賽規(guī)模為3.5萬人,其中馬拉松項目規(guī)模25000人,半程馬拉松項目規(guī)模10000人,競速輪椅馬拉松項目規(guī)模約30人。據悉,2024成都馬拉松共計報名239046人,其中馬拉松項目110269人,綜合中簽率約為22%,半程馬拉松項目128777人,綜合中簽率約為7%。
今年是成都馬拉松成為世界田聯(lián)金標賽事的第一年,如何用賽事書寫嶄新的城市故事,值得拭目以待。
博覽會上“耍得開心”標語。
“金標”成馬,本屆比賽獎金將突破240萬
成都馬拉松創(chuàng)辦于2017年,首屆馬拉松的賽事規(guī)模為2萬人。2019年,成都馬拉松成為國內唯一的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候選賽事,完賽成績獲得世界田聯(lián)和AIMS(國際馬拉松和公路跑協(xié)會)認可;2020年,成馬獲評中國田徑協(xié)會金牌賽事;2021年至2023年,成都馬拉松榮膺“世界田聯(lián)精英標牌”賽事。2024年,成馬第一次獲評“世界田聯(lián)金標”賽事。
根據官方公布的參賽選手名單,今年參賽的運動員包括曾創(chuàng)造中國男子馬拉松第二好成績的董國建,全國男子半程馬拉松紀錄保持者扎西次仁,全國女子半程馬拉松紀錄保持者張德順,以及何巫呷、李美珍等馬拉松名將。今年成都馬拉松還邀請了10名世界田聯(lián)金標選手參賽。
同時,根據世界田聯(lián)對于首年入圍金標賽事的獎金要求,今年的成都馬拉松賽事獎金大幅提高,獎金總額突破240萬元人民幣。預計今年成都馬拉松將成為2024年全國馬拉松賽事中獎金最高的賽事。
今年的成馬賽道沿用去年的經典路線,起點位于擁有3200年歷史底蘊的金沙遺址博物館,半程馬拉松終點位于四川大學博物館,馬拉松終點位于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選手們將途經市中心7個城區(qū),跑過春熙路、天府熊貓塔、望江樓公園、新華公園、四川大學博物館和環(huán)球中心等城市地標。
本屆賽事將首次引進藍色標線,即“最短距離跑進線”。組委會將在賽道的起終點、部分路口和拐彎處的地面上進行標注,幫助所有參賽選手更好地進入切線,更好地進入轉彎,從而少跑“彎路”,達到提高完賽成績,提升參賽體驗的效果。
博覽會上參賽選手曬出的賽事包,其中有一包番茄火鍋底料。
“跑馬熱”背后的“經濟熱”
在馬博會現場,有一句極具四川特色的標語“耍得開心”,可謂概括了本次賽事的基調。現場隨處可見拉著行李箱前來領取物資的參賽選手。
不少選手通過社交媒體曬出了成都馬拉松賽事包,除了號碼布、參賽服、賽事手冊等常規(guī)物資,賽事包內還準備了能量膠、鹽丸、正骨水,甚至還有啤酒和番茄火鍋底料。
根據官方公布的參賽選手畫像,本屆3.5萬名參賽者中,40歲到55歲的中年人依舊是主力,占比為48.86%。
成都馬拉松不僅是一張新的城市名片,為成都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在人民網研究院的一項研究報告中指出,路跑賽事會給當地帶來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效益。報名費、贊助費、轉播費、廣告費等,是馬拉松賽事本身的直接收入;同時,跑者、觀眾、辦賽機構等涌入,帶來交通、住宿、餐飲、旅游等方面的衍生收入,以及紀念品、鞋服裝備等零售收入。
以去年的成都馬拉松賽事為例。馬拉松賽事期間,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成都的住宿預訂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00%;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到達成都的機票預訂量環(huán)比上個周末漲兩成,酒店預訂量環(huán)比上周末漲兩成。
提及馬拉松賽事背后的經濟效益,不能忽略另一個經濟名詞“馬拉松周期”。這個詞指的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后,以馬拉松為代表的路跑賽事會迎來發(fā)展的黃金時期。2011年,我國人均GDP突破了5000美元,也正是在這一年,中國的馬拉松賽事進入快車道,逐漸從專業(yè)運動員比賽發(fā)展為“全民運動”。
《2023中國田徑協(xié)會路跑工作報告》顯示,以馬拉松為代表的中國路跑賽事數量從2016年的328場增加到2019年的1828場(800人以上規(guī)模賽事),路跑賽事參與人次從280萬增長至712萬,賽事覆蓋全國31個省區(qū)市的300余個城市。